发表时间:2022-03-22 16:40:51来源:本站
疫情之下,那些以线下实体店为主要渠道的商家犯了愁:店铺关门,员工在家待业,老板也不知道本就紧张的资金流能否撑过这段时间.......
旅游业、餐饮业、服装业等线下实体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,但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,聪明人在忙着借机布局,普通人在等待危机过去。
很多聪明人第一反应是,翻出了2003年非典时各大企业的应对策略,希望能从中借鉴一些经验。的确,03年非典时的状况与现在相似度极高,也正是那年造就了很多传奇。譬如阿里巴巴就在那段时间推出了淘宝,京东看准时机转型电商,携程开展内部培训优化流程在年底成功上市……但是17年前的事情,很多早已不具备借鉴的意义。政策动向、行业风口都不一样,如果非要说点什么出来,那就是他们在适当的时间找到了合适的发展方向,并及时抓住了机会。
更多的是挑战和无奈,无数商家艰难前行,期待自救,而以实体为主要渠道的自救唯有转型。于是我们总结了疫情之下实体店转型必备的四大思维,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,都希望你尽量减少损失,并顺利转型。
互联网思维
特殊时期,互联网是“救命稻草”而非劲敌。
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,互联网的发展夺取了大部分线下零售业的流量,但对于线下实体业来说,现在能救你的恐怕也只有互联网了。
无论是万能的淘宝,还是坐拥10亿日活的微信,亦或是在此基础上散发的各种线上生意,都是以互联网为媒介,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。
当我们走进一家线下店铺,一位店员同一时间内只能接待一位顾客,非营业时间,用户也无法买到心仪的产品。承担着高昂的人力、物力成本,受到的限制却更多,这并非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。而坐在家里就让用户买单,这才是互联网最具致命吸引力的地方。
其实无论是现阶段的特殊时期,还是过了这段时期,一个良好的互联网思维只会让你受益更多。
想要利用互联网,首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,明白其本质,其次是确定公司业务和互联网能够结合的点,并且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渠道的拓展,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,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。
全渠道化经营
第一,迅速调整战略,增加线上投入,加快全渠道布局。根据对收入和利润的预测,调整年度预算,重新分配各渠道的资源,积极推动线上渠道的布局。
第二,快速上线共域商城和小程序。
第三, 借助共域商城的分销工具,全力调动线下销售人员的积极性。通过这一办法,可将门店导购,甚至全体员工全部变成“分销员”, “分销员”通过朋友圈和社群营销,在线上获客、线上成交。门店导购将线下老客户带到线上的同时,也吸引了大量新客涌入。
在疫情带来的冲击中,共域商城的解决方案帮助不少实体商家实现了线上突围。
不夸张地说,线上成了这次疫情中许多企业的救命稻草。而共域商城能做的,就是帮助这些企业加速线上化转型,成为他们的缓冲带。
内容视频化,电商直播化
这几年短视频依旧出尽了风头,比图片表达更直接,视觉体验更好,更能快速建立与用户的信任感,这种新型的社交方式逐渐成熟,文字和图片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,短视频迎来了新一轮爆发。
无论是全民都在玩的抖音、快手,还是想要冲出重围的火山、腾讯,亦或是以购物为属性的淘宝平台,都将短视频推上了一个高峰,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直播也成为重要的货品展示和变现渠道。
而对于商家和个人来说,直播+电商的新模式,凭借着低成本、强互动、高转化的优势,完美地解决了传统电商一直以来的弊端。
所以在线下实体店被严重分流的现在,通过短视频展现内容,通过直播带货正在成为一种主流趋势,商家也应化被动为主动,去短视频和直播领域拓展流量池,而不是死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
流量私域化
流量不在于多,而在于是否精准,这就涉及到一个词:私域运营。
什么是私域运营?即能够通过自己运营获取流量,并且把这些流量转化为能够反复使用的、免费的、可信赖的私域流量。而这些用户的粘性更高,转化率也要高得多。
创业维艰的今年,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想要渡过难关,甚至实现业绩的突破,不能全把希望寄托在外部渠道上,在拓展新流量的同时,还需注重私域流量的运营。
不少大企业已付诸尝试,腾讯和BCG的报告显示,许多线下门店,把客户关系管理,转变到“社交私域运营”模式后:门店与顾客之间的有效互动数量提高1.5-2倍,沟通效率提高了3-4倍。
做好私域运营,效果立竿见影,不过也要讲究心法和套路,其中大到运营策略的制定、实施,小到微信账号的头像、签名,都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,因此请务必提前做好功课。
有些企业比较恐慌,就会盲目模仿互联网公司的做法,导致失败率极高。其实每一家公司想要转型,都应先审视自身的实际情况,其次是找到当下的发展趋势,将二者以最好的方式进行结合。